白內障霧裡看花新契機─屈光性白內障手術  

普遍民眾到了60歲,總會有種仙人的感受,彷彿看所有的事物都像是在霧裡看花一般,有著一種「朦朧美」,殊不知原來是白內障已經找上你!對於白內障眼疾問題,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 師鄭惠川 醫師表示,白內障最大的特色在於,雖然是眼疾,但可藉由新科技手術產品達到完全治癒,讓60歲的人擁有20歲的視力。

白內障定義成因

眼睛成像的方法,是透過角膜和水晶體兩個鏡頭接收外界的光線,在視網膜的眾多感光細胞上成像,再經由視神經將訊息上傳至大腦組合成影像,才能使我們“看見”這世界。水晶體則位於瞳孔內側,長得像一顆透明的MM巧克力,是由一層細胞組成的外囊,包著排列整齊的蛋白質纖維所構成的。 鄭惠川 醫師說明,魚的眼睛裡有一顆白白的球狀體就是白內障,裡面的蛋白質因加熱而變性,正常眼睛的水晶體應該是透明的,但是因為某些因素導致它越漸成熟就變的白硬,便是白內障了。

鄭惠川醫師表示,白內障的視力可以從1.0到失明,水晶體的任何地方有瑕疵就是白內障,但就像白頭髮一樣,人有一根白頭髮就是有白頭髮,可是只是一根白髮是不需要染髮的;相同的,白內障如果只是在周邊的話,我們大部分只用瞳孔的中間觀看,周邊的白內障不太影響視力沒有必要去治療,但是在醫學定義上,便就已經構成白內障的疾病界限。

患有白內障的成因可分為以下幾點:

1. 老化

2. 遺傳性

3. 先天性

4. 長期服用類固醇

5. 高度近視

6. 糖尿病

7. 眼科手術後

8. 外傷(穿刺傷)

對於上述的成因部分, 鄭惠川 醫師提出進一步說明,白內障問題,90%的患病原因都在於老化,只要到達一定的年齡,就會患有,因此白內障也可以是為老化現象的一環;而遺傳性和先天性的差異則在於是否遺傳至下一代,遺傳性會傳至子女,先天性則反之;此外,在高度近視這點,他特別表示,像80010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在50歲左右度數可能會每年增加200300度,但原因不是眼軸變長而是白內障造成水晶體晶核硬化,晶體的折射系數增加,導致影像聚焦在視網膜之前。

對白內障新甘霖─屈光性水晶體治療

再談到治療方法以前,有些民眾常有的錯誤觀念, 鄭惠川 醫師也提醒,其實白內障並非是一層膜附在眼睛上,再者它不是惡性腫瘤,不是眼睛過度疲勞導致,同時也不具傳染性的。

手術的過程相當精密先點散瞳劑及藥麻醉,在顯微鏡下,醫師在角膜做一個0.3公分以下的切口,在利用捏子將水晶體撕掉0.55公分的圓型前囊,將水晶體外面的一層囊袋保留,才有空間放人工水晶體,之後利用超音波乳化水晶體並將其吸出,再將人工水晶體像蛋捲一樣捲起來並植入囊袋裡,讓其自然展開。

新型的人工水晶體分為三種療效類型:1.非球面2.多焦點3散光

鄭惠川醫師表示,屈光的意義就在於希望在術後能夠達到不再依賴眼鏡的效果,其中,球面與非球面水晶體的差異,在於球面鏡片的中間和周邊光線,是不會聚在一點上,在白天因瞳孔縮小而不會有困擾,但晚上瞳孔較大因周邊光線不被聚集而看不清,非球面的人工水晶體則改善了這個問題,夜間或照明不足的時候,瞳孔變大,周邊的光線能與中間的光線聚焦在一起,所以得到較好的視覺品質。多焦點水晶體則是針對老花及白內障的問題,人工水晶體的鏡面像樹木的年輪狀,一圈圈的外擴,每一圈具有不同的度數,提供遠近距離的需要可有效同時改善近視、遠視和老花的問題。最後,是散光水晶體,一般而言,散光度數較低者,可以利用周邊角膜切開術,改善散光的問題,但散光程度較高同時患有白內障者,就可以選擇可植入附有治療散光功效的水晶體,以提升術後的裸視視力

鄭惠川醫師強調:對於白內障手術時機,可因個人狀況調整

鄭惠川醫師提醒民眾,雖然現在多了較多也較新進的產品可以供民眾選擇,但不是每個人都經由自行選擇達到滿意的效果,最好還是經過檢查與看診醫師討論評估,選擇可以充分發揮效果的水晶體才是正確。同時,他也呼籲民眾,白內障手術,沒有固定的標準選擇甚麼時候進行手術,而是在一個通則下進行討論,那便是「是否影響生活品質」,在個人認為對生活、工作已經造成影響了,就可以進行手術,但他也不希望擱置太晚,原因在於1.過硬增加手術困難2.水晶體成熟的過程是如洋蔥般一層一層包覆,會把虹彩往前推,會增加一點青光眼的風險,因此定期檢查和自身觀察,便是白內障患者的不二法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ye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