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檢查目前在眼科來說是一項很重要的檢查,透過它可以看到視網膜的血管,色澤的變化,視神經的狀況,以及黃斑部的顏色,即可判讀出是否有視網膜剝離,青光眼,黃斑部病變,視神經,脈絡膜等病變。

三種人須定期做視網膜檢查

60歲以上的老年人、600度以上的近視族群及糖尿病患者應特別注意視網膜的檢查及保養。其說明如下:

一、老年人失明的主因之一即為老化性的黃斑部病變,包括乾性及濕性,各種輕重度的病變,平均約佔人口數6~11%,估計到了2020年,全球65歲以上因該病而失明的人口將高達800萬人。

二、建議高度近視病患者至少做一次完整的檢查,散瞳後的眼底鏡檢查包含視網膜有無變薄、玻璃體與視網膜間的沾粘牽引情形,以及黃斑部有無近視引起的病變。如有視網膜破洞,可在破孔初期先以雷射治療,減少網膜剝離的機率,並定期追蹤。

三、糖尿病性的視網膜病變會造成黃斑部水腫、眼內出血甚至視網膜剝離,失明風險為一般人的25倍。當確診為糖尿病患者,應每年定期接受醫師的追蹤檢查,以求早期發現並治療。                                       

傳統視網膜檢測完整但費時

在視網膜檢查上,可利用的工具包含:眼底鏡、細隙燈、視網膜電圖、色盲試驗等。在傳統視網膜檢查上,需要配合散瞳的步驟,除了花費時間長檢查的過程也較不舒服,無法做到普及化的檢測。                               

台灣眼科界的新選擇- MPSII

台灣日前引進的MPSII,是第二代的視網膜黃斑部色素細胞密度檢測儀。藉由了解患者不同亮度光點的反應,可以檢測黃斑部色素細胞的相對密度,只需要3分鐘,便可初步判斷黃斑部的葉黃素濃度是否符合標準。

MPSII的特色在於可攜帶性、快速、高敏感度及重複性高,檢測過程很簡單,患者不易出現緊張情緒,而且購置成本不高,非常適合眼科診所運用做為視網膜初步篩選;如果MPSII檢測結果顯示黃斑部色素細胞的密度有問題,那整個黃斑部出現問題的機率就很高,但其專一性較低,針對高危險群,需進一步配合精密的儀器(如光學斷層掃描儀或螢光血管攝影等)進行結構性的檢查,確認病變位置,掌握黃斑部病變的黃金治療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ye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