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30-蔡忠斌醫師說明眼部肌肉對眼睛活動的影響_All (1).jpg


蔡忠斌

現職:

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室特別助理

 

經歷:

中正大學分子生物所博士

嘉義基督教醫院副院長

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台大醫院眼科兼任主治醫師

美國哈佛大學波士頓兒童醫院眼科進修

美國UCLA Jules Stein Eye Institute小兒眼科進修

美國小兒眼科與斜視醫學會(AAPOS)會員

國際斜視學會(ISA)理事

國際小兒眼科與斜視協會(IPOSC)台灣代表

 

斜視是一種眼位不正的情況,不只影響外觀,甚至可能會影響視力發展。有時家長觀察到兒童視線不集中,例如鬥雞眼、上課像在看窗外、歪頭等症狀,可能就是斜視所引起。

 

兒童斜視的常見種類

 

  兒童常見的斜視種類,依眼位偏斜方向區分為:偏斜向內的內斜視,即所謂的鬥雞眼;偏斜向外的外斜視,看起來不專心、上課像在看窗外;偏上或下的垂直斜視,又稱上斜視和下斜視。有些斜視則是有其它原因要進一步追尋,像是許多兒童看電視時歪頭的斜視,其實是假性近視所引起。如果發現兒童有斜視症狀,建議找專業醫師做檢查。

 

兒童斜視的矯正方法

 

  內斜視常伴隨不同的影像投射在視網膜的同一位置,使得大腦覺得混淆,進而在兒童發育過程中壓抑其中一隻眼睛,造成斜視性弱視,所以內斜視一旦發現就要及早治療。如果因年紀太小而較難測量偏斜角度,會先用肉毒桿菌注射,讓眼球回到正位。肉毒桿菌多在嬰兒時期注射,可以注射多次。等到兒童比較長大,學會注視定點,較好判斷偏斜角度後,再決定是否要動手術。

 

  外斜視則相反,大部分不用急著開刀,因為許多外斜視可以經由自我控制,注意力集中就能回到正位;因為視力越好,越能兩眼融像,如果有近視或散光的話要儘早戴眼鏡矯正。由於外斜視不會產生斜視性弱視,所以可以等到大概四、五歲視力發育較成熟時再處理,並依據外斜視的發生頻率判斷是否要動手術,一天清醒時間內發生一半以上就算頻率高,若是發生頻率低,就可以先觀察。

 

可調整式的斜視手術

 

  斜視手術因每位病人的情況不同,所以手術結果多少會有一些差異。傳統的斜視手術若術後要再調整,只能等待恢復期過後才能再次開刀。蔡忠斌醫師從國外引進了可調整式的斜視手術,開刀時就能在縫線預留可調整的空間,病人在恢復室清醒後,就能查看眼球角度來進行調整,不僅不用再進開刀房,也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yeCare 的頭像
    EyeCare

    【視界密碼】醫學雜誌專刊/眼科醫學/近視/雷射/老花/遠視/白內障/青光眼/角膜移植/REVIEW

    Eye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