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環境、正確治療、及早介入
三招改善台灣兒童近視率
陳祐瑲
現職
麗明眼科診所院長
經歷
前三軍總醫院主治醫師
前新竹國泰醫院主治醫師
近視在台灣的盛行率超過8成,說他是「國民病」也不為過。近視所造成的視力不良,常未接受持續且理想的治療,導致併發許多影響視力的嚴重眼疾。即使近視在台灣如此普遍,長期以來,卻一直屬於低度關切的棘手疾病。
治療近視:知易行難、病人挫折感高
麗明眼科院長陳祐瑲表示,近視可說是台灣最普遍的疾病,在廣大近視患者中,能真正得到妥善治療的患者比例卻不高。他說,大多民眾都知道要去看醫師、改變用眼習慣,「表面上看容易做到,但能長期落實卻不容易,因此影響了治療效果。」近視在臨床上有「高挫折感造成低配合度」的特色,很多一開始積極配合治療的病人,最終仍無法得到期望的成果。
家長重視兒童視力,但觀念正確嗎
坊間流傳許多迷思如「度數不要配足」、「配了眼鏡能不戴就不戴」等錯誤說法,這在臨床醫學結論正好相反。陳祐瑲醫師指出:事實上光靠促進用眼健康還是不夠,仍需合併眼科醫學治療才能得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家長也常有一種迷思,認為「近視是看太多電視造成的」。但研究指出看電視與近視並沒有直接關係。現在的電視尺寸大、對比亮度足,觀看時也容易保持1.5公尺的距離,因此研究結論告訴我們:「看書寫功課比看電視更容易造成兒童近視」。
預防近視第一步,要有距離觀念
導入科學實證,用距離觀念解析:看電視不是近視的主因,反而受到書寫閱讀畫圖等活動影響更鉅。每當兒童因近視問題來求診,陳祐瑲醫師會特別詢問:「孩子有沒有花很多時間補習、有沒有上安親寫評量,會不會趴著寫作業?」或直接詢問「最近是不是在大量閱讀?」此時需加強最基本的防護觀念,端正坐姿、保持距離、並記得中斷休息,才能避免視力進一步惡化。
改善近視三方法:營造環境、正確治療、及早介入
初級防護:營造不近視的友善環境。台灣眼科醫學會長期在校園推動「下課教室淨空」運動,請老師不要佔用下課時間,讓小朋友離開座位走出教室,或將課程改在戶外進行,同時也透過政府相關部會推動視力保健政策,利用時間與空間的隔離,減少孩子近距離、長時間用眼負擔。
進階防護:透過正確治療延緩近視。陳祐瑲指出,有些小朋友在幼童期就會近視,甚至少數在四、五歲就已經有一、兩百度近視。初級防護對這類先天早期患者幫助有限,需要更深入的進階防護。國內外大量研究發現,使用各種濃度的阿托品藥物治療,可減緩早期近視的惡化速度。雖然仍有很多家長無法接受幼童使用藥物,但醫學研究指出:「一旦及早發現疾病、最好及早接受治療」。若已有相當程度的真性近視,應及早正確配戴眼鏡矯正視力,配合醫師指示追蹤治療,才可拯救視力。
針對「即將近視」的正常視力族群如假性近視、遠視不足及輕度近視患者,應特別加強照顧,全力避免他們近視度數加深。近年來,國外已進行以低濃度阿托品預防近視的大型臨床試驗,但國內早在十幾年前就做過類似的研究,透過及早投藥預防性治療,可確實避免或延緩兒童發生近視。
陳祐瑲認為,在視力防護的過程中,校園及早篩檢扮演了重要角色。近年,台灣視力篩檢年齡已從小學的六至七歲提早到幼兒園的四至五歲;家長也能更早帶孩子主動到眼科接受篩檢,搭配醫師診療,在幼童期透過改善用眼習慣、光學矯正、藥物治療等方法,讓屈光視力問題獲得有效改善。
台灣過去曾高居全球近視率最高的國家,但近年在眼科醫師聯手政府與各界推動防治下,從2011年起,台灣學童的視力不良率逐年遞減,相較於世界各國近視率普遍攀升的趨勢,近視的成功防治經驗可說創造了另一台灣奇蹟,也成為世界各國爭相學習的對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