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也要防新冠肺炎!眼科名醫聊疫情
專訪 / 張延瑞
現職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任
初夏四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升溫,造成人心惶惶,讓看診人數下降很多。除了大家不敢來看診,實際上,感染性眼疾也相對地降低至少一半以上。
新冠肺炎疫情如何造成眼科界的動盪?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跟過去的SARS一樣會造成結膜炎,美國眼科學會(AAO)就有警告和肺炎相關的結膜炎。由於結膜、肺炎、腎臟都有其接受感染的受體,當初在武漢的醫院最先發現肺炎症狀的吹哨者李文亮醫師就是眼科醫師,後來因為疫情死亡的四位醫生裡,有三位是眼科醫生,讓疫情一開始就帶給眼科界不小的緊張與壓力。隨著疫情的發展,逐漸發現其他國家並沒有類似的現象出現,回過頭來看,張延瑞說雖然當初眼科醫師有受到第一波的感染,但感染的條件其實與眼科的關係不大。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裡,眼科醫師或是各科醫師如何自處?
張延瑞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首波衝擊到的是眼科醫師,因此在疫情一開始時,眼科醫學會也希望眼科醫師及眼科技術人員能受到足夠保護,所以大部份醫院的眼科除了申請到外科口罩,,護目鏡,儀器上配置塑膠隔離板,與看診民眾保持距離,一些長時間近距離的檢查也能配發到N95口罩。
這次台灣的公共衛生防疫系統做得很好,新冠肺炎的傳染力雖高,但在台灣的傳播情況,並沒有當初預期的高。是進行操作螢光眼底血管攝影檢查(FAG)的人員較為危險,因他們需要和病人面對面近距離接觸30到40分鐘,才能進行攝影檢查。除大家公認危險的急診和重症醫學科外,耳鼻喉科與牙科也是相對危險的科別,有些報導說肺炎不會流鼻水或是打噴嚏,但是不少個案卻有只有這些症狀,以往不大會注意到的嗅味覺異常也在確診個案中出現,造成耳鼻喉科醫師容易在無意間接觸到這類患者。另外牙科會有在面臨病患洗牙或是看診時,被噴濺出的飛沫沾染到的可能性。而在中國各省當初派醫師支援武漢時,發現其中插管最多麻醉科竟沒有太多人感染,但皮膚科的醫師卻染病嚴重,可見對新冠肺炎患者的各種治療操作的熟練程度也會影響醫師是否會被感染。儘管眼科醫師一開始很緊張,但在過了鋒頭後,許多眼科醫師願意將資源及醫療設備留更需要的其他科別的醫師與護理人員,讓他們能夠去保護自己與病人。
眼科醫師界如何從新冠肺炎中得到的防疫經驗?
在這次疫情上,張延瑞分享之前看到學長姊PO出陽性病人在眼睛上的表現,可怕的是因為表現輕微,他們難以分辨一般結膜炎與新冠肺炎的表徵,特別是在1月與2月時中國人士可以入境及3月歐美有疫情但邊境尚未關閉時,社區病毒濃度高,容易因接觸到肺炎病人而受到感染。眼睛有抑制免疫的機制,對於不嚴重的感染,免疫反應當不會太強烈。而與過去SARS的疫情相比,這次武漢肺炎的結膜炎症狀少很多,也不再像一開始被大家強調,張延瑞認為這次肺炎不容易由眼睛症狀來診斷,但還是要小心眼睛仍可能是病毒入侵人體的途徑之一。
張延瑞醫師解析,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因防疫措施的落實,看診人數減少,眼科的感染疾病也降低,有趣的是,針眼的案例卻多了一到兩成。針眼的成因是來自於皮脂腺的堵塞,若飲食太油太刺激,就會有長針眼的可能,和青春痘很像。過去針眼好發在冬天,因此在炎熱的天氣,內生性的發炎感染多了一點, 可能是因民眾外出活動變少,油脂不利於排出,或是在家摸到不乾淨的東西所致。在家做好眼睛保健,勤洗手、做好衛生防疫措施,才是在這波新冠浪潮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