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兒白內障的那些事

吳建良

現職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眼科主任

經歷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人們說的天空藍,是記憶中那團白雲背後的藍天。」歌手蕭煌奇這首歌曲,也可以描繪白內障患者看到的世界,就像一團白雲遮蔽了視線,蓋住了患者們看清世界的機會。白內障是一種常見的眼睛老化疾病,雖然好發於老年人,仍然有出現在嬰幼兒的可能性,稱作小兒白內障,然而這樣的病有什麼樣的特徵,又要怎麼治療與追蹤呢?

 

小兒白內障該如何判斷?

白內障是一種視力障礙,是因為水晶體產生混濁造成視線受到阻礙,通常為後天性,最常見的是老年性白內障,年齡越大越容易發生,其他原因包括糖尿病、高度近視、其他眼疾或是外傷、藥物都可能提早讓白內障發生。白內障並非老年人的專利,嬰幼兒時期發生的白內障就稱為小兒白內障,先天性白內障則是出生時就發生水晶體混濁,導致嬰幼兒看不清楚,而造成眼睛的發育不良,後續產生例如弱視等問題,未能及早治療可能會導致失明,不可不慎。

但嬰幼兒還不會說話與表達要如何知道他的視力有問題呢?吳建良醫師說明,最重要的檢查是看患者的眼睛有沒有正常的紅反射,這可以用手電筒或是視網膜鏡來檢測。很多時候家長觀察到瞳孔顏色變白色而發現,白色瞳孔有六成是先天性白內障造成。有時候家長也會察覺嬰兒的的眼神會與一般小孩子有所不同,無法正常的「固視」,眼睛不會跟著媽媽的臉移動視線,會視而不見、眼睛飄來飄去尋找,或是有眼球震顫的現象,眼睛會以節律上下、左右或混合的方式往返顫動,出現以上兩種現象就可能有嚴重的視力缺陷,得做進一步檢查。懷疑有先天性白內障時需將瞳孔散大對水晶體及眼睛進行詳細的檢查,利用這種方法就能明確判斷水晶體的混濁程度,有沒有其他合併症,並進行後續的治療。

 

小兒白內障治療方式

先天性白內障的治療是手術摘除,水晶體混濁範圍較小的可以觀察,但若大於三毫米通常需要儘快手術,手術是將水晶體與晶體後囊切除,合併前玻璃體切除。人工水晶體的植入可以在初次手術同時完成,或是等眼球發育較完全時再二次植入。兩歲以後一般會直接置入人工水晶體,兩歲以下則視情況仍可合併植入人工水晶體,或是選擇在去除水晶體後裝配超透氧型隱形眼鏡進行矯正,等兩歲以後再二次植入人工水晶體。

在此吳建良醫師強調,無論手術的方法為何,對嬰幼兒來說手術移除水晶體僅是開始,因為眼睛的發育不完全,所以需要更多時間進行復健與訓練,若僅單眼有問題並移除水晶體的話,很容易產生弱視的現象,缺乏使用的眼睛視力可能會越來越差,除了配戴隱形眼鏡還必須合併遮眼治療。相對來說雙眼白內障的視力恢復,較單眼白內障的狀況會更好,因為單眼的病患造成術後患有弱視的情況通常較為嚴重。

 

正確的追蹤及注意事項

先天性白內障的發生率,全球統計每一萬名新生兒,只有4.24人會得到先天性白內障,機率上並不高,屬於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罕見疾病。先天性白內障約有一半與基因遺傳有關,多數屬於顯性體染色體遺傳,若有生育計畫可預先做遺傳諮詢。患者有可能同時有其他全身性或是眼部的合併症,需要做詳細的檢查。例如有半乳糖血症等代謝疾病、染色體異常、德國麻疹等感染、藥物或輻射都可能是潛在的原因。另外因為患者眼睛發育異常也可能會產生一些眼部共病,例如患者就有十分之一會合併發生青光眼。另外若只有輕微的小範圍水晶體混濁,不需要特別治療,只要定期追蹤即可。

先天性白內障是兒童失明的原因之一,但是透過手術與術後視力復健可以使40%單側患者與70%雙側患者視力恢復到20/60(約0.3)的視力。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配合術後積極的復健可以讓先天性白內障的患者看見蔚藍的天空與美麗的世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yeCare 的頭像
    EyeCare

    【視界密碼】醫學雜誌專刊/眼科醫學/近視/雷射/老花/遠視/白內障/青光眼/角膜移植/REVIEW

    Eye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