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手術再突破 觀念也要與時俱進!台灣每年接受白內障手術的病患約為11萬人,

以老化性白內障比例最高,其中也不乏年輕人因外力而造成外傷性白內障,以及因服用藥物造成的或先天性白內障。目前白內障無法用藥物治療,而市面銷售之眼藥水其功能為延緩白內障混濁速度,大多用為病患暫無開刀打算,因此部份醫師可能會開此處方。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兼白內障手術召集人程維璋醫師表示,單靠眼藥水延緩白內障的成效不彰,他強調,進行更換水晶體手術為目前唯一根治白內障的最快且效果最好的方式。以往民眾對於白內障治療的觀念總是等其「熟透」才需進行手術,對於術後的視力恢復只要求「看的見就好」。此種觀念不僅錯誤亦不符合當今日新月異的白內障手術。當前的手術日益精良,術後恢復快速,及有許多新型功能型的人工水晶體的問世,已大幅改善術後視覺品質。不僅能做到「看的見」,更要追求「看的清楚、看的舒適」。及早發現及早重拾「第二春視力」根據衛生署2009年公佈的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平均壽命已突破七十八歲,男性為七十五點一歲,女性為八十一點九歲。一般來說,視力約在50歲時逐漸退化,若不及早治療置之不理,最後三分之一的人生恐怕將在視茫茫的情形下度過!欲擺脫霧裡看花的困擾,及早接受白內障手術治療是不二法門。一名畫家接受白內障手術治療後,視力大幅改善終於能重拾畫筆盡情揮灑,術後便作畫送給醫師以示喜悅和感謝。程維璋醫師呼籲,白內障若已干擾到日常生活,即應及早施行手術根除,千萬別等到中央核變硬,即一般民眾所稱的白內障「熟透」才來動刀,不僅增加手術困難度也容易引起併發症,如青光眼等,以致增加手術困難度及影響手術成功率,未來在視力的恢復情形也較容易不理想。有患者於七十多歲時即被告知罹患白內障,但由於認為自己來日不多,加上害怕遲遲不敢動手術根治,直到家人發現他因罹患白內障,導致行走易碰撞異物且進食產生障礙,嚴重影響正常生活下,才決定在九十六歲高齡接受手術治療。飽受白內障二十多年之苦,重見光明的老先生對於白內障手術的快速及無明顯不適應症感到相當驚訝,一掃對於動手術的恐懼,更向醫師表示希望另一隻眼也接受手術。程維璋醫師也談到,白內障手術愈趨精密,術後變數愈少,約80~90%的術後視力恢復效果在手術之前即可評估出來,相較於以往開刀因變數較大較難預測,且術後仍要進行長時間觀察的情形大幅進步許多,透過術前仔細評估,多數病患在術後滿意度相對較高。隨著白內障手術的進步,新型機器的問世使得手術效果更精準、較不易產生併發症,如此精密、安全的手術雖在設備及材料使用上成本較高,技術上也相對困難。但其優點為傷口小恢復快,病患術後散光不易增加,許多台灣醫師已逐漸跟上世界脈動,在更換人工水晶體的技術上從植入式轉為注入式,原本散光的度數也不會改變。對於小於2mm的白內障微創手術更是新趨勢,目前全世界還在研發階段,快的話傷口1.8mm

內障手術明年問世,可說是病患的一大福音。白內障手術新舊技術比一比目前主流手術為兩種,分別為傳統白內障手術以及微小切口超音波白內障手術。現今大多採微小切口超音波白內障手術,不需要注射式局部麻醉,只需點麻藥不用縫、不會流血所以不需要包紮。手術第二天即可正常作息,術後留意保護眼球不受擠壓,約兩週後即可完全穩定。

 

 

 

微小切口超音波白內障乳化術與傳統白內障手術比較表

   

 

微小切口超音波白內障乳化術

傳統白內障手術

手術時間

20 分鐘以內

30 分鐘以上

傷口大小

舊型:約3mm

目前:2.2~2.8mm

未來趨勢:小於2mm

10mm-12mm

 

縫線

 

6 針以上

傷口穩定療程

 

3-6

30-90

手術後散光

 

不變

200-400

手術後併發症

 

較少

較多

 

基本上大部分的患者皆適用此手術,僅約1%的患者如白內障過熟、老年癡呆,或是精神病患者等無法配合醫生指令,較不適合。而愈新的儀器施行手術愈安全,且準確度愈高也愈穩定,效果及成功率也愈高。至於術後注意事項除了在兩週內勿擠、壓、揉眼球及避免進水外,程維璋醫師強調,患者若在術後感到視力日益模糊且有疼痛、畏光或泛紅的情形時,恐有感染之虞應立即回診。傳統手術需複診長達數月,新式手術的複診率相對快速,一般來說術後隔天換藥後,三到四天再複診一次,頻率漸緩為兩個禮拜即可。

至於續發性白內障的復發,傳統白內障手術有超過百分之三十的再生性白內障復發率,而新型的小切口超音波乳化術使用新型軟式水晶體其材質不同,因此復發情形機率低於百分之五。程維璋指出,有些經驗豐富、技術高超的醫師甚至能將復發機率降至百分之二以下。目前續發性白內障的處理方式為施打銣-雅鉻(ND-YAG)雷射即能解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ye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