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達慶醫師學經歷
台大醫院眼科部 主治醫師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眼科部 支援主治醫師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學士
台大醫院眼科部 住院醫師/總醫師/臨床研究員
美國 哈佛大學眼科 視網膜科臨床研修醫師
美國 哈佛大學眼科 基因體中心 研究員
美國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神經科學研究所 客座學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遺傳性視網膜退化,基因變異多且複雜
遺傳性視網膜退化 (Inhertied Retinal Degenerations, IRDs),也稱基因性視網膜退化或視網膜失養症 (Retinal Dystrophies),是一群對視力影響重大的眼科疾病,根據目前的流行病學推算,約影響台灣本土八千位以上的患者。此類疾病來自於家族遺傳或自身突變所造成之基因缺陷,主要造成視網膜感光細胞與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退化,進一步影響中央視力與周邊視野功能。由於牽涉的基因種類廣泛,迄今已有超過兩百個基因被認定與此群疾病致病相關,加上表現型分歧,因此在過去對於此病之基因診斷並不容易,臨床醫師大多針對個人與家族的表型,做大致的分類與解說,但對於病程預測、遺傳諮詢、甚或尋求治療方針,可以說是有相當難度。
視網膜色素變性,多種不同的遺傳形式
本類疾病中最常見的是視網膜色素變性 (retinitis pigmentosa),在台灣的盛行率大於1/2500,症狀包括雙眼發病,持續進展,從夜盲、視野狹窄、對物體明暗對比或顏色分辨能力下降、進展到中心視覺的障礙。典型的眼底表現包括周邊網膜上眾多骨針狀色素班點,合併網膜血管縮小與視神經盤的蒼白萎縮。視網膜色素變性就是一種高度遺傳異質性,有包括體染色體顯性、體染色體隱性、性聯隱性、粒線體遺傳等多種不同的遺傳形式,目前已知有超過80個相關的致病基因。其他較常見之疾病則包括黃斑部失養症中最常見的斯特格氏黃斑部失養症 (Stargardt disease)、錐-桿狀細胞失養症(Cone-Rod dystrophy)、還有像是合併身體其他器官病徵如尤塞氏綜合症 (Usher syndrome)、或是在幼兒時期就造成嚴重視力喪失的萊伯氏先天性黑矇症 (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 等。
基因體醫學的進步,次世代定序技術,是精準醫療的關鍵
隨著近年基因體醫學的進步,次世代定序技術的發展,針對此類疾病患者的高基因診斷率,已不再是夢想,而這也是針對基因缺陷進行精準醫療的關鍵基礎。根據本院在過去幾年投入以次世代定序分析技術的基因診斷平台研究,分析近四百個遺傳性視網膜退化家族的經驗顯示,台灣本土病友目前大約有55-60% 可在此平台下找到造成視網膜退化的致病基因,與歐美等國家的整體診斷率相近,不過常見致病基因則會因種族差異而有些許不同。多數遺傳性視網膜退化的患者都在青壯年發病,對個人與家庭都是很大的衝擊,疾病的進程往往對生活品質與生涯規劃扮演關鍵角色。我們也從近年的資料,注意到不同致病基因,意味著不同的疾病機轉,也部分反映了疾病進展速度的個別差異。
藥物治療單一基因缺陷,讓此類疾病改善已不再是夢想
基因體醫學與精準醫療的發展,也讓此類疾病的基因療法已不再是夢想。舉例來說,其中如 RPE65 基因缺陷所導致的視網膜色素變性,已有以腺病毒為基因載體發展出來的治療藥物voretigene neparvovec-rzyl 在2017年底率先完成臨床三期試驗,並通過美國 FDA許可,成為基因療法治療單一基因缺陷疾病的全世界首例,目前也有數個針對其它導致視網膜退化的基因藥物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除了上述以病毒載體為基礎發展的藥物,也有針對基因缺陷的上下游蛋白質產物做為治療目標的藥物開發。在生醫科學的進展下,過去認為沒有機會被治療的患者,逐漸見到曙光,也期望在可預期的將來,這群病友能有更好的醫療照護,以及被治療改善的可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