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4-採訪醫師照片_181228_0013.jpg

 

陳世真 小檔案

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 視網膜科主任
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
中華民國視網膜醫學會理事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已開發國家,視網膜眼疾,包括老年性黃斑部退化、高度近視黃斑部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黃斑部水腫等病變是造成中老年視力障礙的重要因素。

因此,「視網膜醫學會」任重道遠,歷年皆會舉辦大大小小年會及學術演講,藉由討論,獲取新知,提升醫師們的專業能力。另外,也跟地區的醫院和診所合作,推出許多民眾衛教的演講,增加民眾對視網膜疾病了解,進而提升護眼的意識及觀念。

近年來,視網膜眼疾的影像診斷和治療,不斷有創新的儀器和突破性的治療。例如:常見的糖尿病或是網膜靜脈阻塞所引發的黃斑部水腫,出血,黃斑部退化或高度近視所產生的不正常新生血管等病患,均可以藉由抗血管內皮細胞增長因子的注射而讓病程穩定,視力改善。而透過彩色眼底攝影,需注射顯影劑的血管攝影,以及光學共軛電腦斷層掃描(OCT),可以對視網膜疾病有更正確的診斷分類,從而對症下藥。後續的追蹤病程,也可藉由定期的OCT和眼底檢查,得以及早發現復發病灶, 進而防微杜漸,讓病人得到最好的照顧。針對上述這些常見的眼疾,健保局也都有依病況提供全額,但限量的治療針劑給付,讓病患在發病初期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另外,一些需要手術治療的眼疾例如:視網膜剝離、視網膜出血、黃斑部裂孔、黃斑部皺褶…等等,現在也有機會使用微創手術,讓手術時間縮短,傷口復原快。而隨著新聞報章雜誌或各地醫院及醫師的推廣,民眾視網膜疾病知識增進, 因而可以在視網膜門診和醫師針對病情,處理和後續追蹤做有效的討論,這也是近年來觀察到的進步現象。甚至最近最新的熱門研究包括「幹細胞移植」、「基因治療」、「電子眼」等,也常有民眾在門診詢問。

目前第二期人體實驗顯示「幹細胞移植」運用於先天性遺傳、老年性退化等原因所造成的視網膜色素細胞退化的患者可以達到部分視力改善。 但是要普及到臨床運用必須等到第三臨床實驗確認幹細胞移植有長期的治療效果及安全無慮。我們寄望幹細胞的研究有豐碩的成果。

至於「基因治療」,雖然已通過美國FDA安全認證,並成功治療十幾歲的失明孩童。但是,目前只限定在特殊的RPE65基因缺損所造成的先天性眼盲患者。所以,遺傳性眼疾,除了基本的眼科學檢查以外,基因的診斷,也益形重要,除了可以正確診斷,了解家族成員有無受到影響外,也期待將來有效的基因治療,能在早期就施行,避免晚期的退化。

「電子眼」目前已經運用在臨床治療感光細胞退化殆盡,視力只剩光感的色素性視網膜病變的患者,藉由外接的攝影機,將處理過的影像訊號,傳至視網膜上的電極板,刺激其他對電訊號有反應的傳導細胞,進而產生影像,加上術後的復健訓練,可以讓這些病人重新認識嶄新的亮光世界,並重拾行動能力.

 

20190114-採訪醫師照片_181228_0011.jpg

 

本期特別邀請了視網膜相關領域的專家,分享上述的新知和發展給讀者及醫界同仁,希望藉由這些經驗豐富專家的解說,能給大家更多的相關專業知識,護眼不求人。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yeCare 的頭像
    EyeCare

    【視界密碼】醫學雜誌專刊/眼科醫學/近視/雷射/老花/遠視/白內障/青光眼/角膜移植/REVIEW

    Eye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