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美珠竹市報導

    小看「針眼」,不小心可能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衛生署新竹醫院眼科醫師孫普能說,「針眼」的醫學名稱為「麥粒腫」,這是眼皮的皮脂腺排泄受阻,感染葡萄球菌所引發。發生原因多半和日常生活作息有關,例如眼睛過度勞累,造成眼睛周圍的眼輪肌收縮,堵塞了皮脂腺;或因用手揉眼,使細菌自皮脂腺的開口侵入,造成感染。另外,吃太多辛辣、油炸、高油脂食物等,也容易長針眼。

有的針眼長在眼皮外層,有的長在眼皮內部,開始時,有局部刺激感、發紅和腫脹,幾天以後會長出類似青春痘的膿包,若病菌的毒性太強,就連耳前及頷下的淋巴結也會腫大、壓痛。

孫普能說,針眼初期的眼皮腫痛可用冰敷止痛,並點消炎眼藥水或眼藥膏,必要時搭配口服抗生素治療,切勿自行用手指擠捏,以免導致感染擴散。通常置之不理,膿包有可能自然破開流膿或痊癒,但也可能併發成為蜂窩性組織炎。

一名35歲的林小姐大概是在一週前發現右眼的上眼瞼近睫毛處長了針眼,因以前長過所以不以為意。不料幾天後,整個上眼瞼竟都腫起來,又紅又痛,才趕快求診。

孫普能檢查發現,林小姐的針眼已經併發成蜂窩組織炎,也就是患部的真皮和皮下組織都已被細菌感染,除會局部疼痛、紅腫及發熱,嚴重可能造成眼球突出、眼球運動障礙,甚至視力受損,所幸她及時就醫。

孫普能說,要預防針眼,平常最好每天2次,用乾淨的熱毛巾閉眼熱敷至少5分鐘,這樣有助皮脂腺排出油脂,促進血液循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ye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