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佳祝

蔡佳祝皮膚科診所院長

雅妍美容及醫學體雕中心執行長

旗津明華診所顧問醫師

 

 

談到雷射進展,「分段式換膚」(Non-ablative fractional resurfacing)無疑是一大里程碑。早期雷射光只能以打〝點〞或〝發〞數計算來作用,容易有傷口恢復期較長,接受度自然不高,其術後模樣也導致患者因恐懼而對這類治療望之怯步。

事實上,早在2004年,美國Fraxel已研發微創奈米原理的機種,也就是「飛梭雷射」,以全新的分段式換膚概念造成風潮,並搭配智慧光學追蹤系統(IOTS)於皮膚表面滑動,藉滑動方式形成〝面〞的覆蓋,在皮膚表面上創造無數細微小孔,能量進入作用並刺激膠原蛋白增生,同時也使黑色素及老舊物質代謝出來。無傷口、恢復期短、副作用少等優勢,是飛梭雷射快速竄紅的重要原因。目前飛梭雷射進化至三種不同波長(1440、1550、1927nm),分別有其臨床運用。因波長齊全,讓飛梭雷射有更多發揮空間,「客製化」飛梭療程因應而生,除了單一飛梭治療,更可與其他治療相互搭配。

直接調理膚質,不怕痘痘捲土重來

就飛梭功能性而言,緊緻皮膚毛孔及治療疤痕是較為人知的,「調整膚質」同時也是這一系列治療的重要功能。何謂調整膚質?舉例來講,痘痘膚質容易有出油、長期反覆長粉刺及發炎型痘痘、毛孔粗大等問題,傳統皮膚科門診治療以口服及外用藥物來處理,可用於急性期或維持性治療,但通常仍有機會不定期覆發;果酸類的換膚(甘醇酸、檸檬酸、杏仁酸等)雖是治療很普及的方式,但時間及成效因人而異。多波長飛梭雷射於多次治療後,皮膚整體出油量及穩定性皆大幅提昇,反而減少了對藥物的依賴性。就維持度來看,目前市場反應普遍獲得認同,且避免了藥物治療的可能副作用。

如何將飛梭雷射與其他治療完美的結合以發揮最大功效,則是另一課題。跳脫出既有的概念:痘疤、毛孔,其臨床運用可以有多種面向。紅色痘疤色素沉澱合併凹洞、肥厚性或蟹足腫疤痕、角化病症、光老化肌膚、強化保養品吸收率之前置步驟…等,此治療常扮演不可或缺的要角,且不設限於臉部治療。這些運用並非傳統門診治療可達成,但卻有更多傳統門診治療沒有的優勢。

因為飛梭奈米微創的概念盛行,目前有的設計則進一步結合電波能量和飛梭原理,該能量透過飛梭原理從無數細微孔道進入皮膚內作用,同時擁有緊膚與飛梭的功能,一台機器本身即為複合式的治療。另外,滾針或微針的做法同樣也是追隨飛梭的腳步,不管是運用在臉部保養或頭皮生髮,皆是於皮膚表面創造出細微孔道以利物質進入吸收,來達到預期效果。

「飛梭」字眼近幾年來相當普遍,但也存在了品質不一的隱憂。原創飛梭治療後不見血,也無大量粗糙結痂,機器設計「精緻度」的差異在修復過程中及術後成效上表露無遺,這點是值得注意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ye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