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路、視物歪斜 一小心先天性白內障
台北慈濟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鄭涵之/醫師
「白內障」往往被認為是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疾病,但「先天性白內障」是指胎兒在出生時即有水晶體混濁的
症狀,盛行率約0.05%,並依水晶體混濁程度併發不同視力缺損狀況,可能會出現斜視、眼球震顫等症狀,以及
弱視、甚至喪失視力的情況。「先天性白內障」可以分成單眼、雙眼水晶體混濁,雙側先天性白內障約佔六、七成,
大多為遺傳性( 以「顯性遺傳」為大宗),其他的原因則有關系統性、代謝性、基因性的疾病,如唐氏症、半乳糖
血症;或稱做TORCHS 引起的子宮內感染,其中包括弓漿蟲(Toxoplasmosis)、德國麻疹(Rubella)、巨大細胞病
毒(Cytomegalovirus)、單純性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梅毒(Syphilis) 感染等,甚至母體抽菸、喝酒、
藥物影響因素亦有可能引起胎兒在母體內產生先天性白內障的狀況。
不過,一般來說,若是單側先天性白內障,發生原因往往不明,目前的醫學報告指出可能跟眼部永存原始玻璃
體增生症(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 或是一些水晶體局部結構發育異常有關,而當醫師發現單
側水晶體混濁時,有時也會詢問病童是否有外傷史,因為也有可能是不當外力、甚至虐童造成水晶體混濁症狀發
生。
一般門診中,若遇到父母帶著病童來就診的狀況,會視病童年紀決定檢查方式,大致上都以裂隙燈檢查、散瞳
眼底檢查為主。若白內障混濁的區域直徑大於3mm,或是病人矯正後視力未達0.3,則建議手術治療,以改善視
力狀況。
當時門診曾遇到一位2 歲半的病童,由於父母覺得孩子走路歪斜、且有斜視情形,所以帶孩子來諮詢醫師,檢
查後發現雙側白內障混濁,混濁區域直徑約達3-4mm,且右眼視力0.2,左眼僅見眼前30 公分的手指數,所以
立即採取遮住右眼並且點散瞳劑的治療,幫助光線多進入病童眼睛以利視力發育,並在病童三歲半與四歲各開了
左右兩眼的白內障摘除與人工水晶體置換手術,( 左眼術後兩周視力即達到0.3 與右眼相同),術後並且配戴遠視
與散光眼鏡矯正弱視,目前追蹤至今孩子已經七歲,上次檢查時兩眼矯正後視力已達0.9 與0.8,已可正常生活。
醫師也建議父母,嬰兒在出生3 個月左右就會開始發展『固視』。〈能雙眼追逐運動的物體或凝視在一個定點上〉,
如父母發現小朋友看東西有歪斜、眼球震顫,或行動上有不敢爬、走,及瞳孔上有明顯白點,都需盡快帶孩子就
醫做進一步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有機會讓孩子未來的人生回復光明!
~歡迎來到「視界密碼部落格」~
部落格網址:http://mbpr2013.pixnet.net/blog
中華民國視力保健推展協會官網:http://www.eyecare.org.tw/
~喜歡文章的您歡迎訂閱或點讚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