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型 眼鏡掰掰

諮詢/瑞信眼科 胡兆宇 醫師

採訪/洪微雅 文/黃莉喬

 

台灣是個近視王國,學童戴眼鏡的比例越來越高、佩戴的年齡層卻越來越低,這種趨勢不免令為人父母者感到憂心。在台灣已發展一段時間的角膜型術,宣稱在睡覺時戴上特製的隱形眼鏡,不用點散瞳藥水,就能向眼鏡說「拜拜」對於這種免動刀卻能改善視力的技術,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議,而它到底是如何辦到的呢?瑞信眼科 胡兆宇 醫師在此爲review讀者解說。

 

 

「簡單的說,就是利用高透氧隱形眼鏡,在配戴後可改變角膜表面弧度,達到暫時降低近視、散光、或遠視的效果。」角膜塑型術最主要的作用位置就是在與鏡片接觸的角膜前表面,以精密計算製作的硬式隱形眼鏡片來按壓改變角膜的弧度,這種暫時性的物理力量需藉由每天約8小時的配戴來穩定矯正的效果,改變屈光及眼球對焦的位置。

 

 

 

醫師解釋,當我們戴近視眼鏡(也就是凹透鏡)時,鏡片會把對焦呈像的位置往後移;而用角膜型鏡片矯正近視,則是把角膜的前表面變得比較平坦,使聚焦能力下降,同樣會將對焦呈像的位置往後移,而達到改善視力的效果

 

 

角膜型術提供了不適合戴眼鏡及隱形眼鏡,卻又需要清晰視力時的另一種選擇例如在從事水上活動、游泳潛水、駕駛飛機或搏擊等激烈運動時,就會擔心戴隱形眼鏡發生污染、脫落或破掉的危險。但角膜型術仍有其限制,眼睛缺氧、發炎或感染者就不能使用,衛生習慣不良、不能遵從醫囑者亦不適合配戴。至於眼睛過敏、乾燥等情形,則可點眼藥治療或用人工淚液來改善。由於必須考慮眼睛的各種健康狀況,角膜塑型術需由眼科醫師來施行。

 

 

角膜塑型的效果是暫時的,需要持續每晚配戴才能維持,停戴一段時間後度數會回復,所以如果有不適應的情況亦可在停戴後改善。相對的,近視手術的效果較為持續穩定,但只適用於年滿十八歲且度數穩定者,而且若出現少數無法適應的情形(如眩光)時亦較不易處理。因此是否選擇角膜塑型術端看眼科醫師的分析建議和消費者的接受程度而定。

 

 

很多人關心到底要戴多久以後才能夠見效,醫師說早期的技術要換好幾副隱形眼鏡才能達到效果,而現在除非是高度數或高散光,否則大約只要一個禮拜就可以看到度數降低的效果,且大多「一副OK」,但這還是會因各人角膜厚度、韌度或近視散光度數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醫師特別強調定期回診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配戴後的第一個星期內務必回診,藉以評估療效並檢討在操作使用上的問題,因為被忽略的小細節也可能使效果不如預期,甚至會留下後遺症。此外,角膜塑型鏡片有一定的壽命,應定期更換。一般日戴型高透氧硬式眼鏡可以用三到五年,但在睡覺時配戴的角膜型鏡片則需要更嚴格的品質要求,建議每兩年到兩年半就要換新。

 

 

大家應該也會懷疑,戴著隱形眼鏡睡覺不會覺得不舒服嗎? 胡 醫師說,就像一般隱形眼鏡一樣,對眼球來說這些都是外來的異物,即使是順著個人角膜的弧度量身定做,仍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可是在睡覺時眼皮比較不會移動,而且角膜塑型鏡片的直徑通常也比較大,所以反而比日戴型硬式隱形眼鏡更舒服,也更容易適應。

 

 

鏡片材質的選擇也很重要,透氧性一定要非常好,才可以在睡覺時配戴,但是戴的時間還是以不超過十個小時為原則。夜戴型的鏡片不可用來日戴,尤其不能戴著看書或看電視,以免造成鏡片吸附及角膜受損、缺氧等問題。保養清潔的步驟也一定不能忽略,必須使用硬式隱形眼鏡專用的藥水清潔、搓洗、浸泡,切勿用自來水沖洗鏡片。

 

 

角膜型術還有另外一個潛在的好處,就是可能減緩學童近視增加的速度,雖然現在還缺乏充份的科學證據,但國內外已有越來越多使用硬式隱形眼鏡或角膜塑型術來抑制近視的成功經驗。然而,由於兒童比較不會表達眼睛的問題,家長務必負起教導正確使用方法、協助清潔保養鏡片的重責大任,並配合回診追蹤檢查,以避免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胡兆宇  醫師

資歷

 

◎亞東紀念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陽明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瑞信眼科主治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yeCare 的頭像
    EyeCare

    【視界密碼】醫學雜誌專刊/眼科醫學/近視/雷射/老花/遠視/白內障/青光眼/角膜移植/REVIEW

    Eye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