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31 吳重雨.jpg


吳重雨醫師學經歷
 

現職

國立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

生醫電子轉譯研究中心創辦人

經歷

國立交通大學校長

教育部國家講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眼睛就像一具超級精密相機,水晶體好比相機的鏡頭,視網膜好比數位相機的電子晶片感光元件。光線由外部經過角膜,水晶體,玻璃體,而照射到視網膜,視網膜的感光細胞(photoreceptors)產生一系列的光傳導電化學反應,產生初步的視覺訊號,再經由視網膜的神經節細胞(ganglion cells)傳到大腦枕葉皮質而形成視覺。

  視網膜退化或病變,如老年性黃斑部退化(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或是色素性視網膜炎(Retinitis Pigmentosa, RP)等,會導致視網膜感光細胞損傷或死亡,因而喪失視力。例如色素性視網膜炎,盛行率大約四千分之一,患者常在十餘歲時開始產生夜盲症狀,進而視野缺損,約於四、五十歲時失明,目前仍無任何有效治療方法。針對此病具有潛力之治療方法之一就是植入人工視網膜,因為微電子技術及眼科學之高度發展,人工視網膜進展順利,已成為電子界與眼科學界重要研發課題。

  人工視網膜基本原理是利用光感測元件將外界影像轉變為電脈波,經由植入患者視網膜附近的電極(electrodes),對視網膜殘存的神經細胞加以電脈波刺激,產生初步的視覺訊號,再經由視網膜的神經節細胞傳到大腦而形成視覺,使沒有感光細胞而失明的患者可以恢復部分視覺。依植入位置分類,主要分為置於視網膜上方神經節細胞附近的上視網膜植入(epi-retina)式及置於視網膜下方感光細胞附近之下視網膜植入式(sub-retina)。目前美國有款上視網膜植入式人工視網膜,根基於台灣留美學者劉文泰教授之研究,已通過美國FDA認證上市,具有60個像素,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成功商品化之電子視網膜,具有劃時代之意義。台灣亦於2017年引進,分別在長庚醫院及台北榮民總醫院植入病人,開啟人工視網膜在台灣之應用。

  國立交通大學生醫電子轉譯研究中心(Biomedical Electronics Translational Research Center, BETRC)人工視網膜團隊,在筆者及台北榮總林伯剛醫師帶領下,十多年來致力於研發下視網膜植入式人工視網膜,其架構如圖1之示意圖所示。在植入視網膜下方的晶片(implanted chip)上,設計有256像素之互補式金氧半影像感測器(CMOS Image Sensor, CIS)、電流脈波刺激電路及電極,當自然影像光(nature image light)透過眼球照在類似數位照相機所用的晶片上,影像光就轉為刺激電流脈波,透過電極刺激視網膜神經細胞,形成視覺。晶片上設計有光伏電池(photovoltaic cells, PV cells),並由眼外雙光源光學系統(external dual-light optical system)產生850奈米波長的紅外線照射而發電,供電給植入晶片。因此,不需連接電線進入眼球提供電能及脈波,使植入手術簡化。植入晶片係在台積電研製,如圖2所示,大小為3.2mm X 3.2mm。

  2016年起該技術陸續技轉給BETRC新創之晶神醫創公司,進一步發展為產品,造福病人。該公司董事長暨總經理姜信欽博士及副總邱進峯博士帶領的團隊,秉持「勇猛精進、不休不息」的精神,持續努力,目前所研發的人工視網膜雛型產品,已多次植入迷你豬進行各項動物試驗,如圖3所示,已成功測得視網膜電圖(electroretinogram,ERG)及在大腦皮層測得視覺誘發皮質電位(visualevoked cortical potential,VECP或VEP),證明植入晶片電刺激產生的視覺訊號已傳到大腦視覺皮層。目前正在加緊研發人工視網膜產品,並進行各項人體試驗前所須之安全規範驗證,預期在2020年可以進行人體試驗。

  隨著人類對視覺機制的探索,加上藉由人工視網膜植入對神經科學加速的研究,未來人工視網膜的研發亦將隨之精進,有朝一日必能大幅增加像素數目,以改善解析度;同時也能突破目前的黑白視覺,產生彩色視覺。如此更能造福盲人,甚至賦予人類更精進之視力。讓我們拭目以待!

 

arrow
arrow

    Eye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