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視的定義泛指近視超過600度以上的近視,但臨床上只要是診斷上與近視有相關的眼球病變,我們可以統稱它為高度近視所引起的病變。當然高度近視病變不單只是視網膜的問題,還包括白內障、青光眼、飛蚊症、乾眼症、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等問題,一般人對高度近視的認知已有不足,尤其近年來許多高度近視病人做過雷射近視手術而這類患者常常有一個錯覺,認為自己手術後就已經沒有近視的問題,然而實際上高度近視的眼球結構並沒有因雷射而改變,所以高度近視可能會發生的問題當然不會因此而減輕,尤其是做過雷射近視手術的高度近視患者很容易輕忽青光眼及視網膜病變的問題而延誤治療造成無法彌補的缺憾。通常醫師會建議病人定期最好每半年做一次詳細的檢查,因為雷射近視手術後角膜變薄導致眼壓測量數值的改變,一般人正常值範圍在21mmHg以下,但手術後所測數值要較實際值為偏低視治療度數越多則越偏低【手術後眼壓測量樹直如大於15mmHg就應小心】。檢查項目除了驗光檢查檢查度數的變化以外還要注意眼壓、眼睛的前後房、水晶體、眼底檢查視網膜,也就是目前眼科界所倡導的『全眼檢查』的概念。
高度近視所引發眼睛的病變要特別注意以下的徵狀:如果出現黑影、閃光增加、視力模糊【養成左右眼交替視物比較的習慣】、近視度數快速增加、視野縮小等症狀,不要以為是眼睛疲勞、睡眠不足而輕忽它所可能引發嚴重的問題!

一般高度近視所引發眼睛的病變可分為急性病變與慢性病變:
1. 急性病變有:周邊視網膜裂孔、網膜剝離、黃斑部裂孔、黃斑部出血,急性病變的徵狀有出現飛蚊、黑影、閃光的現象、視力模糊、線條扭曲、影像變形或是發生一下子看不見呈現失明狀態等。
2. 慢性病變有:白內障、開放型青光眼以及視神經黃斑部病變。慢性病變的徵狀有出現近視度數持續增加、視野縮小、光線變暗、變色力或夜視力不足等。

高度近視所引發黃斑部病變的危機
黃斑部病變一般我們可細分為六大類型:
第一大族群為『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它大多是與色素細胞自然的退化、陽光、營養素有關。
第二大族群為『高度近視視網膜黃斑部病變』,黃斑部的退化、黃斑部出血、黃斑部裂孔。
第三大類為『外傷所引起的黃斑部病變』,脈絡膜的破裂造成網膜下的結疤。
第四大類為『高血壓、糖尿病所引起的黃斑部積水』,造成視覺中心變暗。
第五類為『中心性網膜炎』也就是前陣子熱烈談論『眼睛過勞死』的話題,這類疾病找不出病因只知道是個性、壓力有關,通常這種類型的人具有A形性格,有強烈的成就動機、自我要求標準高,就很容易在繁忙工作中誘發出黃斑部病變,不過這類中心性網膜炎絕大部分為單側發生且會恢復正常,只有少部分的人會因反覆發作造成中心視力受損。但以黃斑部病變來講這種類型是最良性的【所以稱為眼睛過勞死是不恰當】。
最後一類是:『其他少數因素所產生的黃斑部病變』,例如:天生體質所引起的黃斑部病變,有些人天生感光細胞錐狀細胞、桿狀細胞不良,這種類型天生會有夜盲症;或是藥物所引起的黃斑部病變;直視陽光造成陽光性的黃斑部病變…等。
該如何治療高度近視所引發黃斑部病變?
黃斑部病變一開始因感光色素細胞退化不足會覺得一隻眼睛光線變暗或顏色產生改變,再來影像線條呈現扭曲、視野會縮小、中心視力有些區域看不見或產生陰影,如果一旦有這些徵狀就要透過眼底檢查、螢光血管攝影、網膜斷層掃描方式,如果一旦有這些徵狀可透過眼底檢查、螢光血管攝影、視網斷層掃描方式,很方便來檢測出黃斑部病變的問題。
黃斑部病變的治療除少數利用手術外目前可透過兩種方式,一種是雷射尤其是利用『光動力療法-PDT』將視網膜下出血選擇性封住而保留較多可用視力,另一種方式則是藥物或食物,包括即將出現的「抗新生血管性藥物」或更多人使用補充黃斑部色素細胞的營養素「Lutein」。根據美國國家衛生院(NIH)所主持的臨床實驗,初步證實有不錯的效果,讓患者服用長達五年的抗氧化維生素及葉黃素來延緩視網膜病變的發生,可以有效抑制病情的惡化,更可以改善視覺功能,恢復相當程度的視力。
認識葉黃素(Lutein):
黃斑部病變是症無法痊癒,但在某些情況下,雷射手術可能幫助減緩病情的惡化,但也有相當多的證據顯示,選用正確的食物和補充劑可提供極大的保護。Lutein 原本是存在於天然蔬果中的一種天然類胡蘿蔔素,人體沒有辦法自己合成,必須要由食物中才可獲得尤其存在於菠菜、無頭甘藍菜、金盞花之中。由於黃斑部內含有大量的葉黃素,因此在哈佛大學所作的一項著名研究當中,研究人員想找出各種類胡蘿蔔素(包括葉黃素)的攝取量與黃斑部病變罹患率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每日自食物中攝取至少6mg葉黃素的人比那些不吃的人,罹患黃斑部病變的機率要少了許多。
美國排名前五大眼科醫院和哈佛大學、美國國家衛生部視網模病變研究小組,臨床實驗15年,發現葉黃素及玉米黃質素是水晶體及視網膜中最主要的元素,可增加眼睛視力品質,也是改善視力最需要的元素。對於散光、老花眼、假性近視、近視、眼睛疲勞、乾澀等等具有各種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並可預防治療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視網膜色素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高度近視視網膜病變、早期皮質性白內障等五大致盲眼疾。

諮詢: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常務理事長 潘志勤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ye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