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視力品質,除了眼鏡、雷射近視手術外,現在有了新選擇-Neuro Vision視神經訓練技術。這項由以色列專家經過20年精心研發的視神經訓練技術,其所發表的文獻報告曾在1998年榮登在英國權威科學期刊Nature雜誌。由新加坡眼科研究學院和國防醫藥研究院,分階段對16名近視度數在150度以下的人展開研究學院和國防醫藥研究院,分階段對16名近視度數在150度以下的人展開研究,約有八成完成訓練,結果發現從訓練前的6/12,進步到接近6/6的良好視力。
這套訓練方式首先,病人會在一個暗室內,坐在距離雷腦螢幕1.5公尺的位置,經由一台個人電腦,應用一套Neuro Vision大腦皮質視神經訓練軟體進行,大約30-40分鐘的訓練,病人將利用滑鼠與電腦螢幕出現不同的Gabor Patches影像進行互動式交流,用以訓練大腦皮質的視神經部份對影像信息的接收及反應以達到黑白對比敏感度(Contrast)的提昇。
新加坡眼科研究學院陳長慧副教授於發表研究成果時曾解釋,此種訓練方式的主要功能就是”重新訓練”大腦,改善視神經使視像成形的過程,進而加強眼睛看事物的清晰度。
這套視神經訓練實際上,近視患者眼球的長度、近視度數並沒有改變,汰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葛建南也表示影像是由視力(眼睛)與神經系統(腦)組合而成,眼睛的部份可靠配戴眼鏡、隱形眼鏡及雷視近視手術來矯正視力,而Neuro Vision最主要是訓練大腦的視神經元,視神經經由訓練達到某種程度時,也就是說一旦提升了對比敏感度即可有效的補償前面視力的問題,可以讓視力品質變得更好,清晰度變得更佳。而且這項技術是針對每一個病人量身訂作所設計出的一套訓練方式,每個病人經由基本的視力檢查,然後將資料輸入電腦,再經由電腦經過演算之後會產生一連串不同的Gabor Patches影像來訓練大腦的視神經元,而每個接受訓練的也有所不同,比方說受刺激狀況不好、病人注意力不夠集中,這些訓練的過程會經由軟體記錄解讀出來,並傳到訓練中心的資料庫,來判斷病人須要加強或調整部分以做為下一次訓練的重要依據。
這套訓練適用於9~55歲之間的近視或弱視者,近視度數在150度、散光度數小於50度,而弱視眼最佳矯正視力介於0.2~0.7之間,另外曾接受雷射近視手術想要提昇黑白對比敏感度及視力品質者,也是可以籍由這套訓練提升視力品質。葛建南董事長指出,接受Neuro Vision的訓練有高達90%的比例對於視力品質有顯著的改善,而事實上這套訓練也可以擴及不同的度數,對於想要提昇視力品質都可以透過這項訓練來達成,但一般來說低度近視者,可以藉由訓練達到不須戴眼鏡的效果。因此現階段Neuro Vision是鎖定在低度近視、弱視及接受過雷射近視手術者。這項技術也早已通過FDA及歐洲CEMARK的認證,現在新加坡、美國、日本、韓國、巴西、馬來西亞愈來愈多國家在推展這項訓練,台灣現階段巳經由台大、馬偕醫院及三軍總醫院進行臨床試驗,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這項訓練可得到良好的實證結果,並可普及到一般民眾,這樣對於近視族可説是一項最大的福音。

諮詢:汰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葛建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ye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