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術後品質 「人工水晶體穩定環」是關鍵

受訪醫師/精華眼科院長 程維璋醫師

編輯/蕭雅文

技術品質缺一不可

白內障手術一般分為兩個層面,一為技術;一為品質。目前新的人水晶體都是功能性的水晶體,不光只靠技術就能搞定,還要配合其他因素,例如傷口大小、角膜到前方深度、囊袋內的角度的調整,都要考慮進去。

圖為囊袋擴張( 張力) 環CTR


人工水晶體穩定環置放角度問題

一般高階的水晶體我們又稱為 3D 人工水晶體,主要是具備多功能且視光品質呈現效果達到最佳化。程維璋醫師表示術前依據患者自身差異精算其前房深度(ACD),置放囊袋擴張(張力)環(Capsular Tension Ring),使囊袋內的多焦點接受光的角度正確,也確保 3D 人工水晶體放置的精準度。目前已經累積 4、5 千例的手術紀錄,程醫師更強調台灣是「高度近視王國」,近視患者囊袋比一般人來的大,也會影響手術結果,例如將水晶體往前放 1 mm,會造成近視 200 度,往後放 1 mm,則會遠視 200 度,就如同體型胖的人穿尺寸小的衣服,體型瘦的人穿過大的衣服一般。必須透過人工水晶體穩定環的調整,才能將水晶體置放到最正確的位置。

 

傷口大小是關鍵

白內障手術時的傷口大小,影響散光的形成、感染發生率及復原速度,所以傷口越小越好。如果是 2.0 mm 以下的傷口,再加上人工水晶體穩定環,所造成的散光幾乎可忽略不計,手術的效果會非常好。但是小於 2.0 mm,目前受限於技術及裝備,水晶體是放不進去的,所以現在多以 2.2 mm 大小的傷口為主,未來還是會進步到 2.0 mm 以下。若手術時要避免散光增加或散光偏移,則必須要有 on axis 的概念,要把誤差計算在內。所以白內障置換 3D 水晶體要做得好,就必須把上述因素都考慮進去,結果才能令人滿意。

arrow
arrow

    Eye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