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乾眼症
諮詢:基隆長庚眼科主治醫師 文:劉育伶
正常健康的眼睛可以緩慢且穩定地分泌淚水,讓眼球維持適當的溼度。若任何的疾病或原因造成眼球表面淚液成份的缺乏或不平衡,而導致眼睛出現不舒服的症狀均可稱為「乾眼症」。
我有乾眼症嗎?
怎麼知道自己是否有乾眼症呢?「因為乾眼症的成因和類別不一,所以必 須有賴 醫師正確的診斷,再依照各患者個別的病因予以治療……」 孫 醫師道。不同情況下,大多數人可能都會認為自己有乾眼症的前兆。例如,部分民眾偶爾會因為眼睛長時間用眼而減少眨眼次數導致眼睛乾澀,廣義來說,這也是乾眼症的一種;而 孫 醫師認為這僅是因為使用者眨眼次數太少,造成眼內無法分泌出足夠的淚液來溼潤眼球,只要適度休息就可以得到緩解。
乾眼症也會鬧水災?
「乾眼症患者會過度流淚」不少人可能會以為這是個玩笑,但當眼淚的分泌不足以維持眼睛濕潤時,反而會刺激淚腺反射,淚腺就會產生大量淚水,若超出淚小管的負荷,這些多餘的淚水便會由眼睛溢出來。
水荒?!水災?!乾眼症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眼球表面有淚液層,淚液層又分三層,由外而內分別為-油脂層、水液層和黏液層。導致眼睛產生乾眼症的原因即與這三層有密切關係:
1. 油脂層:由瞼板腺產生,為淚液層最外層,主要是減少淚水蒸發與平順淚液
表面。
2. 水液層:它位於淚液層中間,也是淚液主要生產區,由淚腺分泌,可清潔眼
睛並沖去異物或刺激物。
3. 黏液層:由結膜杯狀細胞分泌的黏液所構成,位於淚液層最內層,黏液可使
水液層均勻分布在眼球表面,使眼睛保持濕潤。沒有黏液,淚水便無法附著在眼球表面。
大部分眼睛乾澀的乾眼症患者可能導因於脂肪層缺失,造成淚液蒸發過多;或是淚腺分泌無法分泌足夠的眼淚;也有可能是缺乏黏液層,無法維持眼球溼度。至於會「鬧水災」的乾眼症患者則可能因為脂肪層缺失,造成淚液蒸發過多,進而刺激淚腺過度反應而產生太多淚液。
已確定有乾眼症要如何治療呢?
造成乾眼症的情況不一,有些是因為體質上產生抗體導致原發性乾眼症;另一部分是後天造成,「環境」就是原因之一,例如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或長期待在冷氣房裏,此時只要改變生活習慣即可。另外,如眨眼次數減少致使水液層無法分泌適量的淚液,可使用熱毛巾熱敷,每次大概5~10分鐘,早晚各做2~3次即可改善。
若經醫師客觀診斷後,已確定患有乾眼症,必需針對不同成因給予治療。症狀輕微者可以補充人工淚液,但人工淚液的補充是治標不治本,還是要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才是根本解決之道;如果淚液分泌仍不足,患者可以進行淚小管栓塞術,減少淚液流失。
民眾千萬不能小看乾眼症,因為它可能引發嚴重的眼表層發炎,導致視力受損。另外,目前藥廠亦研發出局部免疫抑制劑眼藥水,對於情況較嚴重的患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製表區:
乾眼症的症狀 |
眼睛會感到澀澀的 |
眼睛會感到刺痛、灼熱感 |
|
眼內或四周有黏稠的分泌物 |
|
無法輕易地戴隱形眼鏡 |
|
眼睛容易因為風或煙塵感到不舒服 |
|
過度流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