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患者被診斷出弱視時,家長一臉茫然,不知何謂弱視?弱視跟近視、遠視、散光有何關聯性?

 

簡單的說,所謂「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散光,都可以用鏡片加以矯正;當配戴適當的眼鏡後,小朋友可以看清楚,達到該年齡應有的水準。但是弱視的小朋友,即使配戴適當的眼鏡依然看不清楚,就稱為弱視。

 

弱視是指視力沒有正常發育到該年紀應有的水準。視力發育不良的因素包括屈光不正、先天眼疾(如斜視、先天性白內障、眼瞼下垂等),有阻礙視線,影響視力發育的因素都可能造成弱視。

 

視力發育黃金期為7歲之前,而9足歲之後,視力已漸穩定,故弱視的最佳矯正時期為7歲之前。弱視若有合併其他眼疾,像是白內障、眼皮下垂等,應先開刀處理後,再給予弱視治療。

 

若合併有屈光不正的問題時,應及早讓他戴眼鏡矯正;若有單眼弱視的問題,應加強訓練弱視眼,把好眼遮蔽起來,強迫弱視眼的發育。

 

一般的眼科門診都設有弱視訓練儀,可以用儀器刺激視覺神經的發育。有弱視的小朋友可以接受弱訓儀的訓練,促進視力的進展。

 

常有可愛的家長問我:「弱視治療後還需戴眼鏡嗎?」其實,矯正弱視時,戴眼鏡,是為了訓練小朋友戴眼鏡後的矯正視力能達到1.0,而不是讓他的度數不見、可以不戴眼鏡。弱視的病人即使在弱視治療後視力能達1.0,還是建議能持續追蹤到9足歲的視力穩定期。

 

弱視不容易察覺,小朋友不知道一個眼睛好,而另一個眼睛不清楚,除非有合併斜視或其他明顯的異常,否則家長會疏忽而錯失治療的黃金期。

 

有弱視或斜視家族史的家庭,應該更特別注意家中幼兒的視力狀況。建議小朋友應該在3足歲左右,教導其辨識視標,並帶至眼科醫師處,詳細檢查,以期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孩童能擁有清晰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ye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