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BPN90.jpg

 

 

台灣素來有「洗腎王國」的稱號,民眾往往聞腎病色變。腎臟內科楊松昇醫師執業15年,深知腎臟對於民眾生活品質的影響。

衛教推廣,守護「殘餘腎功能」

  許多人都以為台灣人罹患腎臟疾病的比例特別高,其實不然。楊醫師指出,台灣人患腎臟病的「盛行率」確實比較高,不過這是因為台灣的醫療環境佳,人均壽命長,腎臟疾病患者可以獲得很完善的照顧,餘命也長的緣故。由於慢性腎臟功能退化病不會有明顯症狀且過去在台灣民眾對於腎臟的重要性不甚了解,即使確診,也不見得會好好自主控制,短短一兩年後就進展到尿毒症的嚴重程度得開始接受血液透析,也就是所謂的「洗腎」。現在因為政府與醫療人員積極推廣衛教,各科的醫師在檢查的時候都會一併檢視腎功能指數以達「盡早發現、盡早治療」。患者普遍也有意識腎臟疾病的嚴重性,現在患者的「殘餘腎功能」都能維護的相當不錯。

從根本減少腎臟疾病──小心慢性疾病

  台灣尿毒症患者的病因大致上來講,約有三分之一是高血壓,三分之一是糖尿病,剩下三分之一是腎炎、遺傳性腎臟疾病或其他原因(如藥物、外傷)等等。以前許多人常因為服用藥物不當而罹患慢性腎臟疾病,現在因推行衛教有成,這個因素已漸減少。另外要提醒的是痛風會讓腎臟情況惡化。痛風往往是因為尿酸過高,進而影響到腎臟,然而腎臟不好也進一步減少尿酸排泄而增加體內尿酸濃度,使痛風更趨嚴重,所以痛風與慢性腎臟退化可說是互為因果關係的問題。高血壓也有一樣的現象。許多痛風患者因為發病時非常難受,加上台灣就醫方便,有些患者就會自己去打止痛針,原本腎臟狀況已不佳,針劑又額外增加了負擔,雖然治標但不治本,後續影響更大。

飲食管控,自己的健康自己顧

  楊松昇醫師提醒,保養腎臟首要要適當飲水避免憋尿並注意「血壓、血糖、血脂肪」。特別對慢性病患者,血壓和血糖平時在家就可檢測追蹤,血脂肪則可固定至醫療院所就診檢查;平時要避免過甜、過鹹、油膩的飲食。若有痛風,高嘌呤的食物如海鮮、內臟與豆製品等更要減少,並且配合醫療團隊的治療。楊醫師說,依據經驗,慢性腎臟疾病靠藥物等醫學上的治療最多只能發揮50%控制效果,若患者不自主做飲食與生活作息控管,再好的藥也沒辦法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反之,患者若能自主控管並獲得家人的幫助與提醒,一定能達到事半功倍、藥到病除的功效。

 

楊松昇醫師簡介請點

文章摘錄至三總電子報/文章採訪: 商橋公關

arrow
arrow

    Eye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