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更新日期:2010/10/08 00:07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乾眼症中醫穴道治療,有助於循環作用。中醫師李明哲表示,氣候乾燥也是乾眼症的好發因素,乾眼症可配合針灸穴位治療,可以幫助鬆弛眼部肌肉功能;整體而言,就是能改善血液循環。常用穴道包括如有睛明、攢竹、印堂穴等。

中醫師李明哲表示,乾眼症在眼科治療上,多以點用人工淚液作為主要治療方法。而傳統中醫,除了內服藥方,穴道治療也有幫助,藉由針灸治療,特點包括可以疏通經絡、氣血循環,對於眼睛的毛病,可以有助於短時間、立即的改善效果,針灸完後,就可以在短時間內,有明顯的緩解幫助,且無毒性,也可調節臟腑機能。

李醫師表示,乾眼症穴道針灸治療,常用穴包括:睛明穴,穴位找法在內眼角向外一分,再向上一分,靠近眼眶骨內緣。還有攢竹穴,穴位找法在眉頭內側邊緣,入眉毛約一分的地方。以及印堂穴,穴位找法在兩眉之間正中點。另外,還有太陽穴也可調理,穴位找法為,將手指放在眉毛尾端與眼睛尾端的中央,向鬢角滑動時,所接觸到的骨頭凹陷處就是太陽穴。可以幫助鬆弛眼部周圍肌肉,改善血液循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ye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