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8O300.jpg

 

1498012851269.jpg

 

本期的每月醫星,是風濕免疫科的劉峰誠醫師。大學聯考時在成大生物系與國防醫學院之間做抉擇的他,剛好碰到奶奶身體的不適。那段時間一邊準備考試;一邊照顧奶奶,潛意識裡也慢慢的將成為醫師放進人生目標裡。最後,劉醫師選擇風濕免疫科,希望透過小分子藥物的研究,治療更多受傷的生命;照顧病患時也推廣營養衛教,讓病患有更健康的選擇;於103年4月成為教學型主治醫師,參與國內外醫學教育會議不遺餘力,希望能提攜後進,傳承國防體系的優良傳統。

 

在風濕免疫科上
              劉醫師表示,國防醫學院的訓練非常的紮實,雖然比起一般大學少了許多玩樂的時光,但紮實的醫學訓練與兩年的醫院臨床實習,讓他順利通過國家醫師考試。回想在醫學院二年級的大體解剖學跑台考試仍然記憶猶新,老師用了細線綁上大體身上的神經、血管或肌腱。每道題目只有30秒的時間需寫下正確答案,這是為了訓練臨床醫師必須具備有當機立斷的能力。而之所以選擇內科是受到吳清平院長的精神感動,整個醫療的訓練在內科。而之所以選擇風濕免疫科,是因為照顧的病患都比較年輕,他認為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可以做更好的醫療服務。比如像是某藝人,雖罹患僵直性脊椎炎,但只要照顧得宜,依舊可以生龍活虎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此,他致力於做好病患照顧與健康教育的推廣,希望大家都能享受自己生命奮鬥的成果」。

  風濕免疫科的用藥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以前的人關節不適時,醫師通常都會開類固醇減緩病人的疼痛,但長期服用下來,會造成骨質疏鬆症等後遺症,而且關節也容易變形。而近年來,生物製劑的出現與崛起,讓病患有更多不同的選擇。生物製劑對於如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有十分耀眼的效果,療效快而持久,給藥方式以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為主。雖然用藥的價格非常昂貴,但劉醫師表示,只要通過健保的審核,患者就可以採用生物製劑的治療來改善生活品質。小分子藥物用來治療自體免疫疾病也是未來的趨勢,在三年的科技部計畫(102/08/01~105/07/31)中,使用國防醫學院藥學所合成的小分子藥物,能治療膠原蛋白誘發的關節炎大鼠與狼瘡腎炎小鼠,因而具有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的潛力。

 

同時做好醫師與好爸爸
              臨床醫師的工作時間是忙碌的,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常常會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而擁有四個小孩的劉醫師,仍然努力著當個好爸爸、好丈夫。劉醫師說:因為去年4月17日家裡多了一對早產雙胞胎兄弟,在馬偕醫院住院兩個月,讓他更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間。為了使其他醫師也能夠好好休息,他更致力於推動電子病歷的動態問題一覽表,讓醫師交班不再繁複又浪費時間,也讓接班的醫師更能夠快速瞭解疾病的變化過程。更重要的是透過資訊科技,可以使整個醫療團隊更有效運用資源,藉此來加強醫學教育並提升醫療照顧品質。

 

劉峰誠醫師簡介請點

文章摘錄至三總電子報/文章採訪: 商橋公關

arrow
arrow

    Eye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