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人口年輕化,目前有效治療白內障的方法是置換人工水晶體手術,但這麼多選擇、這麼多問題...我們到底該怎麼為眼睛的健康把關呢?中華民國視力保健推展協會理事長潘志勤醫師特別為患者整理出手術『瞻前顧後』的七件事。

ㄧ、術前停看聽並尋求第二意見的看法(Second opinion)
二、要問有沒有白內障以外的合併症
✔ 手術前是否有詳盡的眼科檢查包括:
   初階檢查 (約四十分鐘)
        - 測量最好的矯正視力-散光?兩眼視差?眼鏡配帶狀況如何?!
        - 眼壓:看是否有青光眼及視神經問題,這會影響開刀後的視力狀況.
        - 裂隙燈檢查,看眼球前半部的狀況
        - 角膜弧度、透明度及瞳孔檢查
        - 白內障狀況及有沒有外傷的跡像
        - 散瞳→ 視網膜檢查
   進階檢查(約四十分鐘):手術前幫助選擇適當的『高階功能性』水晶體
        - 角膜地圖儀 (TOPO)
         - 視網膜斷層掃描 (OCT)
        - 像差測量儀 (iTrace 等)
        -  Verion威力楊手術影像導引系統
三、問口碑
        -  會開刀的醫生,口碑好、有經驗,能把白內障手術風險降到最低。
        -  醫療沒有保證更不應強調快速簡單而迴避潛在的風險:在廣播、網路上的口碑推薦不盡然可信,最好從身旁熟識的親友打聽,「親口告訴你的就醫經驗比較值得信賴」。可以多問問她們對醫生感覺如何,是否說明詳盡、親切等。
        -  各種水晶體優缺點分析:如使用多焦點水晶體有許多好處但是設備技術要求層面高,並不適合全部的人。手術前必須詳細檢查來篩檢不適合的病人 (不是有錢就好)。例如在光線暗的情形下視覺品質會有降低、其實在某些距離視力會不好(非連續性式聚焦)等而非一昧推薦這種治療。
四、多觀察
        - 進診所後可先看牆壁上醫護人員的專業證照。
        - 從旁觀察病人和醫護人員的互動:如果你是容易緊張的人,溫和友善的醫護人員能安撫你,讓手術進行更順利。
        - 環境是否乾淨衛生!?畢竟做白內障手術要意識清楚、眼睛睜大躺在手術房三十分鐘以上,令人安心的環境很重要。
        - 從檢查到建議手術尤其高階水晶體檢查是否完備?
  不用三十分鐘的檢查就安排高階人工水晶體手術出錯機會高
五、手術前一定要多發問:
        - 手術的步驟是什麼?
        - 有沒有潛在風險?
        - 裝了這個人工水晶體,術後最好的視力能到那裡?

        另外,理事長潘志勤醫師建議可加問一句, 「這個手術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嗎?我比別人多什麼風險? 」醫生說,當病人這麼問可以提醒醫生思考你的個人狀況,手術中多留意就能減少併發症.如果有以下狀況,也請你主動告知醫生:
        - 有沒有服用藥物?譬如降血壓或心臟病藥物中的抗凝血劑會造成眼睛傷口流血不止,要特別注意。
        - 如果你有做過近視雷射手術,最好讓醫生知道手術前的視力度數和角膜弧度,方便計算白內障的手術角度,降低失誤率。

六、選擇適合的人工水晶體
        -   依個人經濟狀況、生活型態及需求不同選擇:必須有預算概念:有沒有買醫療險?
        -       平常的工作和生活習慣也要考慮進去.如果你的工作需要經常閱讀或使用電腦,多焦點的人工水晶體比較適合。如果不開車、不閱讀只看看電視,基本需求的單焦點水晶體也就夠了。
        -       沒有100分的完美人工水晶體,就算最貴最好的,也不可能讓你完全回復到二十歲的方便清晰視力。要想不花冤枉錢,選人工水晶體前先問問自己也問醫師是否適合。
        -       多焦人工水晶體:是用散射同心圓原理,讓遠近影像同時成形,可一次解決老花、散光及近視來提供生活及工作的上便利。但會降低視覺銳利度及增加眩光、光暈問題,需要約半年時間適應。如果你是需要非常清晰的視力或事事要求完美的A型人格,可能要多考慮,因為使用多焦功能水晶體初期產生的光學折射會讓你不舒服。
        -       單焦水晶體: 分球面、非球面和散光三種,優點是視覺銳利度高但缺點是功能有限,需要佩戴老化或散光眼鏡。

七ヽ選擇高階手術輔助方案: 病況複雜的病人或年輕病人可優先考慮
■        無刀飛秒雷射白內障前置手術:先『利用電腦斷層同步監控系統及精準的雷射取代手術刀』來製作傷口、前囊及白內障核的切割。後段配合使用白內障超聲乳化並植入人工水晶體來完成手術。
更精準: 過程更穩定精巧
更穩定: 前囊大小恆定,對植入的人工晶體提供長期穩定的空間。
■        影像導引系統 : 手術前檢查與規劃:測量角膜屈率 (散光軸度)。同步攝影定位虹膜及結膜生物特徵與角膜散光軸度的相對位置。並計算規劃人工水晶體植入的詳細方案
手術中影像導引:電腦同步連結無刀飛秒雷射及手術顯微鏡下『動態追踪定位』:角膜切口、散光角度及人工水晶體正確植入。
■        囊袋張力環(人工水晶體穩定環)-手術最後階段植入撐平並穩定囊袋、舒展褶皺。減少囊袋收縮以達到人工水晶體精確的中心定位以發揮長期穩定效果。

    最後中華民國視力保健推展協會理事長潘志勤醫師再次強調:唯有『瞻前顧後』才能確保手術的精準與術後的品質。
arrow
arrow

    Eye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